唐代人日習俗
人日在漢代就已經有了,但因為流傳下來的史料很少,我們很難知曉漢代人日的習俗如何。到了唐代,人日逐漸發展成一個重要節日,節日習俗也漸成型,其中最重要的大概有如下幾種:剪彩勝 彩勝,又名金勝、彩花、華勝、幡勝、人勝,是用玉、絲織品、紙甚至金箔剪刻成的花草燕雀人物形狀的裝飾品,人們把這種裝飾物戴在頭上,或貼于屏風、窗戶上。唐代鏤金剪彩被認為是從晉代流傳下來的習俗,尤其被認為是荊楚的習俗。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((人日即事》詩中寫道:“文王喻復今朝是,子晉吹笙此日同。舜格有苗旬太遠,周稱流火月難窮。鏤 [唐代人日習俗詳情]
四川人日
人日游草堂,四川舊時,過年期間(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),喜歡游廟、游山、游名勝古跡。成都游廟習俗十分盛行,而且尚有一定的日期,其中最有名的是“人日游草堂”。 成都人日游草堂始于唐代。杜甫旅居成都時,在好友高適及表弟王十五等親友的資助下,于西部院花溪畔建一草堂棲身,上元二年(761年)人日,蜀州(今崇慶縣)刺史高適思念摯友杜甫,作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詩,寫道:“人日題詩寄草堂,遙憐故人思故鄉……今年人日空相憶,明年人日知何處?”大歷五年(770年),杜甫在去潭州的湘江船上整理文稿,重讀這首情深意篤的 [四川人日詳情]